2025年7月,俄乌冲突的战火烧到了莫斯科的天空。乌克兰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,数百架无人机直扑俄罗斯首都,迫使谢列梅捷沃机场关闭数小时,数千旅客滞留。几乎同时,俄罗斯宣布终止与德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,这份冷战后象征俄欧互信的文件就此作废。战火与外交的双重危机,将俄欧关系推向冰点。
弗拉基米尔·泽连斯基,1978年1月25日生于乌克兰克里沃伊罗格,成长于工业城市的工人社区,父母分别是数学教授和工程师。他大学主修法律,却因热爱表演投身娱乐圈,创立“95街区”喜剧团,2015年主演的《人民公仆》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。2019年,他以73%的选票当选乌克兰总统,承诺反腐和改革。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,他迅速转型为战时领袖,频繁出访欧美争取军援,坚定捍卫乌克兰领土。他的无人机战略在2025年成为乌克兰反击的关键手段,尽管饱受争议,但也展现了他的果断与冒险。
弗拉基米尔·普京,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,出身工人家庭,父亲曾是潜艇兵。他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加入克格勃,在东德工作多年。1999年成为俄罗斯总理,次年当选总统,至今主导俄罗斯政坛。他的目标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,视北约东扩为威胁。2022年,他以“去军事化”为名发动对乌战争,面对西方制裁和乌克兰抵抗,他选择强硬回应。2025年7月的莫斯科空袭让他下令终止俄德协议,显示对西方的彻底失望。
展开剩余76%奥拉夫·舒尔茨,1958年6月14日生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,成长于汉堡中产家庭,父母分别是商人和教师。他早年加入社民党,1980年代成为劳动法律师,2002年担任汉堡市长,展现务实作风。2021年当选德国总理后,他逐步放弃对俄克制政策,主导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,包括提供“豹2”坦克和“金牛座”导弹。2025年初,他批准德军在立陶宛部署,引发俄方强烈反弹。他的决定让德国在北约中扮演更重要角色,也使俄欧关系进一步恶化。
瓦西里·马柳克,乌克兰安全局局长,1972年出生,长期从事情报工作,以高效著称。他主导了2025年6月的“蛛网”行动,成功袭击俄军基地,7月的莫斯科空袭也由他策划。谢尔盖·绍伊古,俄罗斯国防部长,1955年出生,长期推动俄军现代化,是普京的忠实盟友。安娜莱娜·贝尔伯克,德国外长,1965年出生,绿党背景,主张对乌强硬支持。他们的行动共同塑造了冲突的复杂格局。
2025年7月21日凌晨,乌克兰发动了俄乌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,302架“柳特”无人机从乌克兰边境多个发射点起飞,目标直指俄罗斯西部,尤其是莫斯科。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数据,俄防空系统击落172架无人机,但仍有30架突破防线,进入莫斯科空域。谢列梅捷沃机场因无人机威胁被迫关闭9小时,航班大面积取消或延误,数千名旅客滞留。机场信息屏幕满是红色提示,行李堆积如山,秩序陷入混乱。这次袭击暴露了俄罗斯防空系统的漏洞,也让莫斯科市民首次直面战争的威胁。
“柳特”无人机由乌克兰哈尔科夫设计局研发,采用德国MD550发动机,成本仅4万美元,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,能精准打击目标。这种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武器改变了战场规则,使乌克兰能够将战火延伸至俄罗斯腹地。乌克兰安全局局长马柳克在行动后表示,这是对俄军持续轰炸乌克兰的回应。袭击不仅造成物质损失,还动摇了俄罗斯民众对战争遥远的认知,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市民的恐慌情绪。
同日下午,俄罗斯外交部宣布终止1993年《俄德军事技术合作协议》。这份协议曾是冷战后俄欧合作的象征,涉及航空发动机材料、高精度光学系统等领域,德国西门子和蒂森克虏伯是主要合作伙伴。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,德国逐步放弃克制立场,向乌克兰提供“豹2”坦克、“金牛座”导弹,并培训乌军操作电子战系统。2025年1月,德国第45装甲旅4000名士兵及“豹2A7”坦克部署至立陶宛,距俄边境仅150公里。俄罗斯军方视此为北约的战略挑衅,协议早已名存实亡。普京的决定是对德国援乌政策的直接回应,也标志着俄欧技术合作的彻底终结。
德国的政策转向始于2022年,舒尔茨政府突破了不向冲突地区提供进攻性武器的传统。2023年,德国成为乌克兰第二大武器供应国,仅次于美国。2025年初的立陶宛部署进一步激化矛盾,俄方认为这是北约对俄边境的永久威胁。终止协议后,俄罗斯军工体系失去欧洲技术支持,部分装备维护陷入困境。俄欧关系的恶化不仅限于军事领域,能源、贸易等合作也早已停滞,双方彻底走向对抗。
7月初,乌克兰情报机构截获俄军在哈尔科夫囤积1200万发炮弹的情报,显示俄方准备大规模进攻。6月,乌克兰在“蛛网”行动中袭击俄军基地,摧毁多架战机,提振士气。7月11日,乌克兰最高拉达暂停与俄谈判,泽连斯基选择以军事行动换取筹码。特朗普的“50天通牒”要求普京结束冲突,否则将冻结俄能源出口,进一步压缩外交空间。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势让俄军疲于应对,但也加剧了冲突的烈度。
欧洲内部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分歧。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战争扩大风险,主张谨慎,而舒尔茨和波兰总理图斯克强调支持乌克兰的正当性。北约内部,立陶宛和波罗的海国家推动更多军援,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则呼吁谈判。俄欧技术合作的终结让俄军工体系承压,部分生产线因缺乏零部件减产。乌克兰东部战线持续激烈,俄军控制约20%乌克兰领土,库尔斯克地区的战斗尤为残酷,双方伤亡惨重。
泽连斯基的无人机战略短期内增强了乌克兰的主动权,但他面临国内经济困境和国际援助的不确定性。普京的强硬姿态巩固了国内支持,却让俄罗斯经济进一步孤立,能源出口受限。舒尔茨的政策让德国在北约中更具影响力,但也使之成为俄方报复目标。
发布于:山东省线下配资,杠杆买股票,配资炒股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