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流经手太阳小肠经,完成了精细的分拣。接下来,大量的代谢废物和废水需要一条极其强大的通道来运输和排出。这条通道,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、十二经脉中的“庞然大物”——足太阳膀胱经。它不仅是身体的“下水道总管”,更是我们所有脏腑的“后门”和“晴雨表”。
一、膀胱经“名片”:覆盖最广的“阳脉之海”循行路线:起于目内眦(睛明穴) → 上行至额部 → 交会于头顶(百会穴)。头顶支脉: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。主干道(最核心部分):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 → 回出分开下行项后 → 沿着肩胛部内侧,挟着脊柱 → 到达腰部 → 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 → 联络肾脏 → 属于膀胱。腰部分支:从腰部分出,沿脊柱两旁下行,穿过臀部 → 进入腘窝中(委中穴)。项部分支:从项部分出下行,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 → 经过臀部下行 → 沿大腿后外侧 → 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 → 从此向下 → 出于外踝后 → 沿足背外侧 → 至小趾外侧端(至阴穴),与足少阴肾经相接。图片
流注时辰:申时(下午3点-5点)。此时膀胱经气血最旺盛,是身体排泄废水、加速新陈代谢的黄金时间。此时适当多喝水,有助于冲刷身体“管道”,排毒效果事半功倍。经之最:足太阳膀胱经是十二经脉中循行路线最长(覆盖头、背、腰、臀、腿、足)、穴位最多(左右各67穴) 的经脉,是人体覆盖面最广的防御系统。二、膀胱经功能:主藏津液,为州都之官膀胱经的功能远不止管理小便,它更深层的价值在于:
主藏津液,气化则能出膀胱有储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,但这一过程需要“气化”作用(依赖肾气的蒸腾)。膀胱经气化功能正常,则小便通畅;气化不利,则会出现小便不利、癃闭或尿频、遗尿。通行阳气,防御外邪膀胱经行于人体整个背部(阳面),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经脉之一,犹如一道“栅栏”保护着内部的脏腑。它的通畅与否,直接关系到人体抵御风寒等外邪的能力。后背发凉、怕风感冒,多与此经阳气不舒有关。脏腑俞穴之所过,内应五脏六腑这是膀胱经最独特且重要的价值!其背部的第一侧线上,分布着所有脏腑的背俞穴(如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肾俞等)。这些穴位是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位置,既是诊断窗口(脏腑有病,其对应俞穴常有压痛、结节),也是治疗要道(刺激俞穴可直接调节相应脏腑功能)。因此,膀胱经是名副其实的“体外脏腑图”。三、膀胱经“三剑客”:泻热、排毒、调脏腑1. 委中穴:泻热解毒的“排污口”
定位在膝后区,腘横纹中点。图片
主治“腰背委中求”!一切腰背疼痛、坐骨神经痛。同时是泻热大穴,治疗感冒发热、中暑、疔疮、丹毒等热病,以及小腿挛痛。古人常用刺血疗法在此穴放出少量血液,以泻体内热毒。保健法用拇指按压,或用手掌反复搓擦腘窝至发热。2. 肾俞穴:补肾强腰的“能量源”
定位在脊柱区,第2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。(简易取法:正坐,肚脐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为第2腰椎,旁开两横指)。图片
主治腰痛、耳鸣、耳聋、遗尿、遗精、阳痿、月经不调、水肿。是肾脏之气输注之处,一切与肾相关的虚损性疾病,皆可在此穴进行艾灸或按揉,有极好的补肾强腰功效。保健法双手搓热后,用手掌上下搓擦肾俞区域,直至发热,是为“擦精门”,乃古代养生大法。3. 睛明穴:明目退翳的“护眼奇兵”
定位在面部,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。图片
主治目赤肿痛、流泪、视物不明、近视、夜盲、色盲等一切目疾。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,也是手足太阳、足阳明、阴跷、阳跷五脉之会,疏通眼部气血之力极强。保健法闭上双眼,用食指指腹轻轻点按,切忌用力过猛或直接按压眼球。四、实用小妙招:激荡膀胱经,全身大扫除申时喝水下午3-5点,适当多喝温开水,帮助膀胱经完成排毒任务。“撞墙”或“刮背”背对光滑墙壁,以背撞墙,可温和刺激所有背俞穴;或用刮痧板沿膀胱经走向刮拭背部,出痧即止,可有效疏通经络,排出痧毒。“摇篮式”拉伸仰卧,屈膝抱胸,前后滚动,像摇篮一样按摩整个背部膀胱经。总之,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覆盖最广、功能最强的排毒系统和防御系统。养护好它,意味着毒素得排、阳气充足、脏腑调和、腰背强健。打通膀胱经,就相当于为身体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。
下期预告:气血在膀胱经完成最后的“清扫”后,将进行最终的精华提炼与封藏。下一站,我们将抵达生命的本源——《生命的先天银行:足少阴肾经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线下配资,杠杆买股票,配资炒股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